10月下旬,当本报记者走进河北津西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津西集团)时,发现这里呈现出别样的风景,一串闪光的数字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2011年,津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17亿元、利税38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利税近20亿元,利润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中居第5位……
产品结构调优
津西集团原为年产生铁14万吨的地方小铁厂,在铁矿资源丰富、钢铁企业众多的河北省唐山市名不见经传。不过,津西集团并没有像众多小钢厂一样,一味地走粗钢生产、简单加工的旧模式,而是正确面对自身产品单一且产量少的劣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不断思变,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路子。
经过调研,津西集团选择了H型钢作为主攻方向。2005年,津西集团投入24亿元从西马克、西门子、奥钢联等公司引进了世界上生产技术装备先进的H型钢生产线。2006年10月,150万吨大H型钢工程顺利投产。大H型钢不仅成为津西集团的“拳头”产品和主要利润支撑点,而且使其成为全国三大H型钢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初,为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走专业化、精品化的发展道路,津西集团又投资25亿元,兴建了两条中小H型钢生产线。2008年9月,年产120万吨中小H型钢生产线全线投产,使津西集团成为品种规格齐全的H型钢生产基地。其产品成功进入央视新台址、“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和出口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现在,津西集团正依托安赛乐•米塔尔的先进技术,实施钢板桩技改项目,预计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10亿元,新增利税30亿元。
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津西集团还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更新设备和工艺,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对能源实行科学管控、合理调配、高效转化和利用,着力提高环保质量和能源管理水平,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同时,成立两家节能公司,主要从事高新节能环保设备工艺研发、废料回收设备安装和新技术开发等项目。
打造驰名精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津西集团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标准化和精品带动战略,凭着一流的装备、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为不断巩固H型钢的全国领先地位,津西集团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成立型钢联合研发中心,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学科专业、高端人才和技术领先等优势,吸收引进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津西型钢由以普碳为主向高强度产品的转变,使型钢新产品开发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
实施标准化战略。津西集团先后参与国家标准《热轧H型钢GB/T11263—2008》的修订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热轧H型钢黑色冶金行业标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将型钢的先进生产工艺、程序标准和生产经营理念纳入国家标准,增强了企业在业内的影响力,提高了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同时,积极推进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工作,津西集团生产的H型钢先后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以及欧盟、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津西集团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检测和检测设施建设,津西质检中心化验室通过ISO/IEC17025:200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家级实验室”。
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津西集团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依托型钢研发中心,完善大、中、小H型钢产品结构,开发海洋石油平台用钢、高强度H型钢等产品,加快了常规产品、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和高端产品的转变进程,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
抓住上市机遇
2002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挑战,津西集团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把企业推向国际化发展的舞台。
2004年3月,控股津西集团97%股权的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钢铁企业,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使企业获得了上档次、大发展急需的资金支持。2007年11月,安赛乐·米塔尔成为津西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使津西集团增加了参与国际竞争底气。
2010年,津西集团充分利用中国东方海外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通过国际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和ING(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在全球成功发售8.5亿美元的企业债券。这是2007年以来,中国非投资级别企业和非房地产类债券发行量最大、票息最低的交易,交易所用的时间最短,发债团队的效率最高,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极大反响,受到全球150家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的追捧和认购。
延伸产业链条
面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材价格剧烈波动的严峻形势,津西集团积极探索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路子,调结构、转方式,谋划二次创业发展规划。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绿色钢构建筑,实现由钢铁生产商向钢构深加工商乃至绿色建筑全流程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绿色建筑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市场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津西集团将通过引进、研发国际最先进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依托津西现代装备制造园平台优势和全国最大型钢生产基地的产业支撑,强力推动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成就津西集团二次创业腾飞,并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还可克服传统混凝土建筑不可再生的弊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津西集团将引进国际先进的钢结构生产线,为绿色建筑提供全系列、全规格的钢构产品,以及以CPC高速钢轧辊为主的耐磨材料项目。此外,津西集团还将实施物资再生、节能环保、国际贸易等其他项目。
发展多元产业
在国内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进入产能控制、结构优化、企业转型、集约发展的新阶段。津西集团意识到,要在更宽广的竞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现战略转型。
近年来,津西集团精心描绘出以钢铁业为主,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金融租赁、废旧物资再生、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文化产业“八大板块”协同发展的蓝图,实现了从“一元”向“多元”的快速转型。
钢铁主业,通过调优结构、实施产品差异化和高端化战略,在做精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大型的型钢生产基地。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金融租赁、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等板块,均已实现利润近亿元,成为集团化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将来重点培育的板块包括,以废旧汽车拆解再生为主,打造国内领先、北方最大的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再生基地;文化公司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引领集团未来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
到“十二五”末,津西集团将以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50%以上、挺进中国企业500强前100位为目标,把集团发展成为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并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