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介绍 >>
近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 “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评选结果。津西与华能集团、鞍钢集团、中航成飞等30家单位获评“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三十强单位”,为河北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民营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韩天、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范康到会并作讲话,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北京市第八届政协主席王大明传达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福建省原省长、商业部原部长、国务院特区办原主任胡平作了峰会主旨报告。3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知名民营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津西股份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金小春参加会议。 2013年中外企业文化峰会,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创办中国企业文化界高端论坛的第十届年会。此次会议,重点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检验企业文化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的效果,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交流推广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培育经验,从而加快实现企业转型中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此次“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评选,为国内企业文化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旨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5年以来企业文化的作用方式与效果,强化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评选由国内知名企业家及专家学者担纲评委。津西在企业文化创建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最终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膺业界权威的荣誉之一——“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三十强单位”称号,这是津西连续8年获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后收获的又一项国家级殊荣。 多年来,津西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贯坚持以资本为纽带、文化为统领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激励作用和在推动战略、完善管理、锻炼队伍、提升品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企业持续发展中全力打造津西文化品牌,促进企业文化竞争力向企业生产力的转化,使企业文化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历程中,津西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永不自满的争先锐气,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立县企业,也提炼打造了具有津西特色的企业文化,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并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在企业文化创新中,津西始终坚持型钢品牌与文化品牌一起打造,管理提升与特色文化一起推动,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硬实力与文化建设软实力一起提升,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一起考核,把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成为检验企业管理的硬任务、硬指标。同时,按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整体构建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领导推动与员工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津西企业文化不断得到深化和推进,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企业文化落实推进中,津西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建立和健全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厂务公开制度,员工参与权和知情权得以落实;率先在唐山市民营企业中建立“员工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先后救助员工566人次,发放救助基金190.65万元,实现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育有所补、住有所保;实施“素质工程”,促进员工素质提升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员工培训中心、图书阅览室及14个厂级培训教室,现拥有高学历员工5600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术工人3856人;全力抓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引入6S管理,推进生产生活标准化管理,搞好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定期走访伤残、疾病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员工家庭,及时送上温暖;连续举办9届“津西之约”联谊活动,为大龄未婚青年员工搭建交友平台。与此同时,董事长韩敬远及领导下的津西集团先后捐款近亿元,用于教育、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其中,韩敬远捐资1000万设立“河北省静远教育基金”,为振兴迁西教育培养后备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经过不懈努力,津西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落地工程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灵魂指导、激励提升、凝心聚力、推动创新的强大作用,取得良好的成效,产生“五力”效应:生产力大幅提高;执行力持续提升;凝聚力显著增强;形象力大为改观;综合实力再攀新峰。
电话:010-85910207 传真:010-85910205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 津西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9号富尔大厦2901-3室
备案号:冀ICP备1102628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