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分配、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重大事项,或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等都会首先组织员工开展讨论并征求意见,然后再通过员工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单凭这一点,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西股份”)干部员工就觉得在这里工作踏实了。
在一个民营企业中,员工的地位是什么?
“他们是主人!”津西股份总经理于利峰毫不犹豫地说,“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所以我们把权利交给员工,员工对企业一切事务拥有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表决权。”
“这不但保证了每项决策的科学性,还有效地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津西股份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金小春说。
厂务公开让员工对“家里事”了如指掌
每年春节期间,公司工会都会对企业的特困户、困难户上门慰问并发放慰问金。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对在校思想品德好、成绩优异,且经济困难的初、高中及考入大学的员工子弟给予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对于患特病大病员工,津西股份一直实行行政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工会按比例报销自付费的政策。2007年,公司又筹资建立了“特病大病特困救助基金”,对患病员工进行救助。
“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会把受助对象的姓名、致困原因、救助金额等进行公开,作为厂务公开的一个内容,让大家明白放心。”金小春说,现在员工群众把厂务公开栏称为“放心栏”。
为了保证公开的内容让每一个员工都能看到,公司还建立了“公司-厂部-车间-班组”四级公开制度,建起了各级公开栏,现有公司级公开栏2个、厂级公开栏13个、车间级公开栏139个、班组级公开栏518个。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公开形式,形成了会议、报纸、快讯、内网、公开栏五种形式。公司还严格规定了各种保险、长效机制、评议干部、项目招投标等内容每半年公开一次,责任制及各项考核、工资奖金分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每月公开一次,干部选聘、职称评定、鉴定晋级、转工、评先、新文件出台等随时公开。为了确保公开的实效,公司还对公开事项进行按级细化。
厂务公开的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员工买不买账。工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厂务公开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由员工来打分。2014年6月,工会组织员工代表、生产骨干、车间主任、班组长、后勤管理人员525人参加半年问卷调查测评。结果显示,对公司推行厂务公开满意度达99.87%。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工会、监察室对厂、车间、班组三级公开情况每月检查一次,重点侧重公开的内容、时间,特别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相关文件制度、工资分配和基层干部选用等应随时公开的内容,具体结果在每月的公司中层干部例会上通报,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让员工有地方说话
在津西股份,如果每位员工想对公司总经理说上一句话,时间仅有1分钟,一个接一个地轮完一遍需要150个小时。即使总经理不吃不喝不睡觉,几天几夜也谈不完。因为,津西股份有员工九千人。
让员工有地方说话其实是一门管理艺术。
如何让每一位员工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过程中,可以随时向总经理反映情况、提合理化建议、表达利益诉求,津西股份着实想了不少点子。
除了设置在遍及公司各个角落的员工意见箱外,员工代表大会是员工表达诉求最重要的渠道。
公司工会将员工代表大会作为民主管理的重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员工代表大会,为了把好员工代表选举关,公司制定了《员工代表选举办法》,坚持并规范选举程序,严格按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员工3:2:5的分配比例民主选举员工代表。坚持将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等重大事项都要提交员工代表大会审议;对企业改制、薪酬分配、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部经员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多年来,公司根据员工代表的意见建议逐步落实了各项保险制度,实现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全覆盖。
炼钢二厂李静是一名员工代表,她告诉记者,每次员工代表大会之前,员工代表们都要深入征求员工们的意见,并形成提案提交员工代表大会。据悉,自2010年第六届员工代表大会以来,员工代表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薪酬分配、员工生活、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提案368件,落实率达85%,如多名员工代表提出的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全员设备管理意识,规范大中修、点检定修,提高设备作业率提案,公司高度重视,自2013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行TPM设备管理活动,从基础培训、制定标准、设备清扫、污染源治理等步骤,强化设备管理,目前这项活动正深入开展,设备管理有了明显效果,设备作业率比以前提高了9.8%。
沟通对话,激发员工“当家作主”
2014年底的一天,金小春在主持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与会者是十来位来自各个基层单位的普通员工,他们面对的是公司行政负责人。这些普通员工还有个不普通的身份——员工代表专报信息员。
从2014年开始,津西股份建立了工会与企业沟通对话制度,形成了沟通对话为主,设立员工代表专报信息员以及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等多种形式的沟通协商机制。员工代表专报信息员主要职责就是由公司行政定期不定期地将公司重大问题向他们通报,听取职工对公司重大问题的建议、反映。专报信息员起到了畅通公司上下沟通及反馈渠道的作用,使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员工诉求,直接听取员工意见与建议。
“我们专报信息员的身影,实际上就是企业民主管理的缩影。我们的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地向企业高层反映职工的意见建议,为公司决策提供信息。例如去年我们将公司班车超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反馈给工会主席,工会立即与行政有关部门联系,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员工代表、机关行政部工会主席吴波说。
据介绍,近年来,公司按照员工所盼、所想、所求,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员工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全面提升,公司先后建起了大学生公寓、职工书屋、歌舞厅,完善了生产、生活区以及员工食堂、员工浴池,实现了厂区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保证了员工劳保用品、防暑降温物品、防寒保暖和各种福利的发放。2007年建立的大病特病特困救助基金,实现了员工患特病大病按医保中心报销完后,个人承担部分给予最高十万元的救助,真正达到了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保、住有所补、困有所助。
在津西股份,民主管理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裂变效应:促进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企业制度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企业建立起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企业经济效益得以逐年稳步提高。如今,这个地处山沟、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型钢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