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津西钢铁集团,再次吸引了业内人士的眼球:几个月前津西收购的唐山市一家钢筋生产企业———唐山市丰钢钢铁有限公司,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不但扭亏为盈,而且将产品出口到韩国。
近日,记者来到津西丰钢钢铁有限公司实地了解和探索其成功的奥秘。原来,津西丰钢走了四招妙棋,全盘皆活。
一招妙棋:产品升级换代
重组前的丰钢,年产只有几十万吨螺纹钢,设备比较落后,生产成本偏高,品牌知名度较差,资金严重短缺,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
津西兼并丰钢后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产品积压和价格劣势。津西接管丰钢之初,津西丰钢的产品是中小规格的Ⅱ级钢,而目前工地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Ⅲ级钢(HRB400),原来丰钢比较畅销的中小规格直条钢筋目前基本上已被Ⅲ级盘螺取代。中小规格钢筋大部分用于民用低端建筑,市场需求量很少。因此,津西丰钢兼并后遭遇了进入建筑钢材领域之后的首次产品积压。与此同时,津西丰钢使用的钢筋产品品牌是原丰钢的“TF”牌商标,其品牌知名度低、市场认知度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难进入大工程。
针对目前大工地80%以上使用Ⅲ级钢,津西丰钢与津西股份合作积极开发市场上比较畅销的高强度Ⅲ级钢产品HRB400钢坯和螺纹钢,以便赶上建筑钢升级换代的步伐。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津西丰钢的产品转型顺利完成,目前生产的产品80%以上都是市场上畅销的高强度Ⅲ级钢。靠产品的升级,津西丰钢迅速打开了市场,产品定单饱满、供不应求。
二招妙棋:降低产品成本
为降本增效,扭转价格劣势,津西丰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津西兼并丰钢后首先是对其原来落后陈旧的主体设备初轧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过去,丰钢的初轧机为胶木瓦式轧机,导位为滑动导位,煤气发生炉为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焦炉煤气没有电捕等净化装置,不仅轧制精度低,而且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津西重组丰钢之后,经过认真论证,将胶木瓦式轧机改为轴承式轧机,将滑动导位改为滚动导位,将单段式煤气发生炉改为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并新建了煤气净化和焦油回收装置,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轧制精度,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电耗和煤耗,改善轧制温度,回收焦油,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减少轧制过程中的堆跑钢事故,提高产能和成材率。
津西丰钢煤气发生炉和初轧机两项重点技术设备改造工程均已顺利完工,经严格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全部合格,目前已投入正常生产。 随着新改造设备的投入运行,改造后节能降耗、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生产的效果逐渐显现,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产品成本逐渐下降,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三招妙棋:提高管理水平
原丰钢为私营个体企业,基本上不设中层管理机构,经营管理上随意性较强。为实现兼并后的规范管理,津西丰钢组建后,只用了一周时间,迅速组建了“三部一室”的企业管理机构。在组建管理机构的过程中,既注重把津西的管理模式引入丰钢,从津西股份、津西万通和津西正达等母公司及子公司抽调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又注重传承原丰钢的传统,吸收了原丰钢生产经营骨干;既考虑各种管理职能的齐全,又尽量使企业的组织机构精简。从而使企业具备了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
三部一室建立后,各职能部门根据津西集团的经验和模式,结合津西丰钢的实际,迅速出台了津西丰钢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保卫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22部总计300多条,同时,制订了符合津西集团化管理模式和具有丰钢特色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使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方面的管理都有章可循,从而使企业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招妙棋:企业文化渗透
津西重组丰钢之后,在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模式改变的同时,注重将津西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丰钢。津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10家子公司的大集团,靠的就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文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钢材市场,津西丰钢坚定地确定了“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在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百年大计”的建筑工程质量上决不含糊,对客户作出了郑重承诺:津西丰钢“三不做”,即:假冒伪劣不做、偷税漏税不做、欺瞒哄骗不做。该公司还继续采取“双保”策略:既保化学成分达标,又保物理性能合理,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对产品质量,副总经理每天现场检查督办;对客户需求,总经理经常深入客户、深入工地,了解客户意见……靠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热情的服务,津西丰钢很快在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地。